岁月不居,时节如流,转眼间已经到了大学生涯的最后一年。静心思之,大学生活的点点滴滴历历在目,而“第二课堂成绩单”如同记事本一样,记录下我的大学生活中每一个精彩时刻。
博取
刚步入大学校园时,每个萌新的心中都充满了对大学生活的期待和向往,第二课堂如同萌新眼中的百草园,丰富多彩的活动给大家留下许多美好回忆。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我根据自己的兴趣,在众多活动中选择出最中意的那一个,看到成绩单的小星星,沉睡在脑海中的记忆又活跃了起来,我想起了挥洒汗水跑遍学校的无线电测向大赛,想起了给小朋友们展示科技小发明的科技节,想起了每天排练至深夜的校园心理情景剧大赛,想起了献给祖国母亲青春礼赞的“一二·九”文艺汇演……
经过了大一学年的探索,我逐渐认识到:作为一名计算机人,科技创新才是最根本的核心竞争力。于是我加入了安全关键工业测控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分布智能与物联网研究所,深入探索计算机视觉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应用。
经过长期调研与实践,我们团队提出了《基于域自适应深度学习的机务段列车安全调度系统》,并前往合肥机务段采集了500小时的视频和40000余张照片作为我们的数据集,还对雨雪天气、光照不足等多场景下的识别任务进行处理,使得本系统准确率和鲁棒性更上一层楼。该项目的成功实施能够有效解决机务段调车的“两冒一超”问题与闯蓝灯、挤道岔事故,有效改善传统的“彻底瞭望、确认信号、准确呼唤、手比眼看”的工作模式,有效服务于国家人工智能战略需求,推进轨道运输转型升级创新发展,为我省乃至全国的轨道运输安全作出贡献!该项目成功入选国创计划(全国200项),并在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中进行展示,获得了全国众多学校的一致好评。
择善
在项目的推进过程中,第二课堂的小星星也不甘落后。我积极参加各类赛事,斩获国家级奖项6项,省部级奖项7项,校级奖项20余项,并申请5项国家发明专利,均已进入实审阶段。这些奖项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我们团队挑灯夜战,在面临多项考试的情况下依然没有丝毫懈怠,从数据到模型,再到每一个网络框架,我们都认真落实。一遍遍的彩排,一遍遍的修改,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们的作品成功晋级国赛。我深知“第二课堂成绩单”上这每一颗小星星的来之不易,它是我们奋斗的见证者,它告诉我们:青春不息,奋斗不止。
与此同时,我带领团队入驻我校HFUT创新创业@大数据中心,为我校双创工作尽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在我校“双一流”建设周期专家总结会期间、教育厅领导来校调研指导工作期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接受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家组织现场考查期间,我作为团队负责人为各位领导老师解说团队项目,展示我校风采,在第二课堂的“创业活动”模块中留下了闪亮的一笔。
“第二课堂成绩单”不仅在双创工作上为我指明方向,还教会我如何在“公益服务”以及“社会实践”中实现人生的价值。作为一名大四学长,我积极为学弟学妹们开展报告讲座,解答他们在学习、生活以及科研竞赛中的疑惑,让他们在大学中每一步都走得无比坚实。同时我还加入“推动文化科技融合,助力乡村产业振兴”暑期社会实践团,走近凤阳县博物馆,探秘辉煌古中都,了解更多的历史并通过自己的方式去守护。
从心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第二课堂的教学正是授人以渔,它是对第一课堂的巩固和延伸,可以提高我们实践、思维、体能、思想、视野等多方面素质,获得全方位的发展。在牢牢把握“思政学习”、“科技创新”、“体育健身”、“劳动实践”四个必修模块情况下,我们要向“公益服务”、“社会实践”、“创业活动”、“文艺活动”、“社团活动”、“技能项目”等方面拓展延伸,力争做一个合格的新时代青年。“过往不思,未来可期”,希望学弟学妹们充分利用“第二课堂成绩单”这一宝贵资源,积极参与,努力争取,让青春之花在小星星的点缀下开得更加绚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