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顾铭:用“小星星”点亮“大星空”

发布者:杨乾坤发布时间:2022-09-25浏览次数:13

  不知不觉,已入初夏,“毕业季”悄悄来临,我的大学也即将接近尾声。回顾大学四年学习生活,我不仅掌握了扎实的专业知识,收获了专业排名第一的“第一课堂成绩单”,也获得了更多的锻炼机会与宝贵经历,“第二课堂成绩单”取得了37颗星星的好成绩,自身综合素质得到了全面的发展。


第二课堂,让我经历多平台锻炼


  在大学四年中,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给我留下了很多难忘的美好回忆。打开“第二课堂成绩单”小程序,每一颗“星”都在诉说它们的故事。“科技创新”模块的“星”讲述了在开展国家级大创项目过程中,我不断提升自身的学术科研能力的故事;“文艺活动”模块的“星”讲述了在筹备“一二·九”文艺汇演的过程中,我用语言和文字表达了对祖国的深深爱恋的故事;“创业活动”模块的“星”讲述了在备战安徽省“互联网+”比赛过程中,我与队友们彻夜修改,把框架图优化了五遍的故事……

  在这些经历中,最令我难忘的是“社会实践”模块中2019年参加的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我所在的团队获批立项“青年大学习”行动专项计划青年观察家实践团,在七天七夜的实践及后续的成果凝练过程中,我们团队曾一起熬过凌晨三点的夜,也曾为了一个镜头起过凌晨四点的早。4万余字的调研资料准备、11万余字的访谈记录、152份“三下乡”工作材料,记录着我们的踏实用心;经过14次修改的调研报告、历时40天完成的7部微视频,见证着我们的精益求精。最终,团队荣获全国优秀实践团队、“镜头中的三下乡”优秀视频奖、安徽省“新时代·新思想·新青年”马克思主义理论大赛一等奖等奖项,这些硕果共同汇聚成“社会实践”模块闪闪发光的五颗“星”。


第二课堂,让我收获多层次肯定


  从大一到大四,“第二课堂成绩单”见证着我的成长。在大一,我是班级的班长、也是学院学生会的一名干事,我成功申报了院级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项目,积极参加各类比赛积累经验,小试牛刀;在大二,我竞选成为学院学生会主席,成功申报立项国家级大创项目和国家专项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项目,参加安徽省“互联网+”大赛并荣获银奖;在大三,我顺利当选校学生会副主席,投身家乡疫情防控与学院疫情防控党员先锋岗工作,积极参与“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在大四,我成为了校社团联合会主席,在做好学生工作的同时,努力在学术上取得更多成果。

  “第二课堂成绩单”忠实地记录了我全面发展的每一个脚步,伴随我从大一的干事发展到大四的主席;伴随我从院级研究项目逐步迈到国家级大创项目;从大一的青涩稚嫩成长为大四的自信成熟……不仅如此,“第二课堂成绩单”也是我学习生活中的得力助手。方便快捷的活动报名与成绩录入等功能,也成为了我进行社团活动管理的有效抓手,有效保障了社团活动高质量开展;科学的星级设置帮助我全方位管理检视自己的学习生活,合理安排自己的第二课堂活动。通过四年“第二课堂”的课外经历积累与“第一课堂”的学业成绩支撑,我获评安徽省“百优大学生”等荣誉,最终作为免试研究生被复旦大学顺利录取。


第二课堂,让我实现多方位提升


  第二课堂是第一课堂教学的延伸,不仅可以开阔我们的知识视野,还有助于提高素质、培养能力。我们需要在努力参与第一课堂教学的基础上积极参与第二课堂实践,不断丰富大学学习生活,不断实现自我多方位提升。在第二课堂中,我们可以获得“思政学习”“社会实践”“公益服务”的广阔平台,“科技创新”“创业活动”“技能项目”的技能支持,“体育健身”“文艺活动”“社团活动”的素质提升……不论是在物质还是精神上,“第二课堂成绩单”都是一座“富矿”,我们应该抓住机会、积极参与。最后,也希望学弟学妹们能够把握住学校提供的宝贵平台,用好“第二课堂成绩单”,以主动的姿态在“第二课堂成绩单”上留下自己学习生活的足迹,点亮属于自己的一颗颗“小星星”,让它们照亮属于我们的“大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