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工大多年,直到今天我无时无刻不想念斛兵塘畔的花木,想念东风广场的歌声。在工大四年的学习生活中,收获的不仅仅是专业课综合排名第一的“第一课堂成绩单”,还有同样沉甸甸的“第二课堂成绩单”。如果说“第一课堂”是对专业知识的传授,那么“第二课堂”让我们见识到了不同专业思维的碰撞、对个人能力的塑造和对精神的怡养。“第二课堂”活动的锻炼也让我逐渐懂得了“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真正含义。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当代大学生,首先要在心中“立志”,不断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第二课堂”活动“思政学习”模块提供了“志”的思想源泉。团课、党课的开展让我学习党的先进思想,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以及党和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经过团课、党课的培训,我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并在学院曾担任本科生党支部书记,积极参加朋辈教育系列活动等,带领更多的青年坚定理想信念,被评为校“十佳大学生党员”。
满眼生机转化均,天工人巧日争新
理论的不断发展,就在于学术的创新。“科技创新”模块带领我们遨游在专业课知识与实践创新相结合的海洋。这里见证了我从学院“新生杯”辩论赛到校级辩论赛,再到安徽省“未来律师辩论赛”。“模拟法庭大赛”中,从院赛的亚军到省赛的冠军、“最佳书状奖”,记录着一个个未眠的努力。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讲述了我从参与院级到主持国家级项目科研创新能力提升,三篇学术论文、一百多份实地走访调查问卷、五万余字实证考察报告,记录着攻克难题、追求创新的不屈动力。在这一项项专业知识与创新的不断融合中,我收获了“科技创新”模块的“五星好评”。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如果你享受在舞台上的感觉,那么“文艺活动”是你一定不能错过的模块。每年的迎新晚会、“一二·九”文艺汇演是展现才华的最好舞台;校园十佳歌手大赛让你表现个人魅力绚烂光彩。当我站在学院每年的迎新晚会为大家“说一段相声”时,在“一二·九”文艺汇演指挥大家一同合唱时,在十佳歌手大赛为小伙伴帮帮唱时,在朗诵比赛上表现经典作品时,排练的辛苦已经被抛之脑后,观众的掌声是对我最好的鼓励。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不能只“读万卷书”,更要“行万里路”。走向社会,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和公益服务。“社会实践”模块带来了更多认识社会的机会,“公益服务”模块塑造了我热心帮助同学、参与社会服务的品质。我组织并主持的“‘厉害了,我的国’大学生讲形势与政策公开课”活动,创新形式,将公开课视频在学院公众号上线,以学生的视角解读党的十九大精神,引导大学生积极了解当今世界形势;也难忘2017年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带来的回忆——队友们的共同努力,从前期策划到实地走访,再到形成调研报告,调研成果被广泛认可,被中国青年报评为“全国百强实践团队”。
一份付出,一分收获。作为学生干部,积极为同学服务,保研、考研经验交流会,新生入学见面会等为同学们及时答疑解惑,拉近与同学们之间的距离;主题团日活动、党员政治生日活动等铭记重要节点,共同发光发热。“尊法守法·携手筑梦”服务农民工法治宣传活动走到一线工地,开展普法活动,为农民工朋友解答法律问题;“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12·4”国家宪法日的普法活动让我们不断了解生活中的法律,为他人带来法律之美;合肥市阅趣馆服务活动和小朋友们共同阅读,开阔眼界培养阅读兴趣。硕果累累的社会实践和公益服务经历凝聚成“第二课堂成绩单”上的“闪亮五星”,让我们能够积点滴之水而汇江河,行一日小善而铸人间大爱。
另外,“体育健身”模块不断激励着我们再忙碌也不要忘记锻炼身体,“创业活动”模块让我们大胆发散自己的思维,“社团活动”模块记录着我们与相同爱好的小伙伴们共同追求自己喜爱的美好,“技能项目”模块让我们不断丰富知识广度获得必要技能。
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
笔锋行至此处,四年间的一点一滴又在脑海中浮现。“第二课堂成绩单”记录了我的成长,见证着我从一名大学生“小白”,逐渐成为班级专业成绩的榜样、学生干部的中坚力量。在它的陪伴下,我能够走进山东大学继续深造,理解了做事就要做到最好的“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精神。它不仅是学习生活的助手,更像一位陪伴成长、塑造精神的朋友。希望学弟学妹们能够在这里找到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发展规划,利用好“第二课堂成绩单”提供的实践机会,培养实干精神,迎接更加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