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6年入选全国首批高校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试点单位以来,合肥工业大学持续推动第二课堂及其课程化、体系化、规范化建设,不断凸显第二课堂在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形成了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深度融合、课内课外高效协同的育人机制,让学生真正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可以说,合工大学的“第二课堂成绩单”既是该校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毕业的一项“硬指标”。
近年来,合肥工业大学深入实施“立德树人、能力导向、创新创业”三位一体教育教学集成体系,将第二课堂达标要求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和本科生毕业标准,力求实现“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
在第二课堂模块化育人体系中,设置“思政学习”“科技创新”“体育健身”3个必修模块和“公益服务”“社会实践”“创业活动”等6个选修模块,每个模块均细化了培养目标、项目内容和评价标准,所有成绩采用“五星”评价,1星为合格,最高成绩为5星。
按照第二课堂育人目标指向,全校各相关单位不断丰富各模块项目供给、活动供给、内容供给,最大限度满足学生第二课堂发展需求。
据统计,2020年度,该校第二课堂共发布项目2338项,参与学生近30万人次。
为了开展好“第二课堂成绩单”工作,合工大率先自主研发了基于PC端和移动端的“第二课堂成绩单”信息管理系统,集项目发布、项目审核、学生报名、成绩导入、成绩公示和学生评价等功能于一体,能够全方位满足教师开展第二课堂工作和学生参加第二课堂项目的个性化需求。
此外,“第二课堂成绩单”还成为人才培养改革的新突破口。在学生应聘过程中,第二课堂成绩单更直观地体现了毕业生的综合素质,有利于提升就业工作的人岗匹配度。
据统计,近年来,用人单位对该校毕业生和毕业生对学校就业工作的满意度均超过95%,来校招聘企业从2015年的2910家增长到2020年的5258家,本科生签约薪酬增长了53%,研究生签约薪酬增长了45%。
同时,“第二课堂成绩单”还成为学生综合素质测评、评奖评优、推优入党、研究生推免等工作的关键评价指标。
本文原载于共青团中央微信公众号2021年7月18日推文